
本报记者 李丰 本报通讯员 张莉
“以前招工信息到村里就断了,现在推荐官把岗位拍成视频发到群里,我在家刷手机就找到了城里的工作!”谈起如今的求职经历,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宣威镇中寨的脱贫户杨兴琴难掩喜悦。杨兴琴口中的“推荐官”,正是黔东南州近期正式亮相的“就业创业推荐官”队伍。这支由本地网红、返乡青年、行业达人组成的特殊团队,搭建起一座连接岗位与劳动者的“数字桥梁”,推动该地高质量充分就业实现再升级。
“过去招工很难,现在推荐官带着手机走进车间直播,没几天就招到5名熟练工!”贵州航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人事经理袁女士对推荐官带来的效率提升赞不绝口。推荐官们主动走进企业,化身“探岗先锋”,通过沉浸式体验录制短视频,将企业环境、文化、岗位需求直观呈现。在贵州江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榕江恒好内衣服饰等企业现场,他们用镜头带领求职者“云参观”“云应聘”,精准对接重点群体。
截至目前,该州首批推荐官已累计制作1011期荐岗视频和直播,借助新媒体平台吸引超过1084万人次观看,成功破解山区信息闭塞的痛点。
在非遗文化丰富的黔东南,推荐官还扮演“政策翻译官”的角色。他们深入苗绣工坊、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帮助创业者解读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建立“一企一策”服务台账,引导创业项目融入非遗元素,既激活特色产业,也促进文化传承。
推荐官通过学习掌握就业政策、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了解劳动者就业创业意愿,有针对性地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岗位,指导求职者、创业者等申领就业创业政策补贴,带动更多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创业。据统计,黔东南就业创业推荐官已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咨询27万人次,帮助群众落实就业政策资金2.7亿元,已累计促进就业创业1.27万人次。
从“人找岗”到“岗找人”,从“政策文件”到“视频解读”,黔东南州通过培育“就业创业推荐官”,创新建立“政策传播+岗位对接+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新模式,积极探索出一条数字赋能、机制创新的就业服务新路径。
在培育“就业创业推荐官”的同时,黔东南州注重强化就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苗侗就业通”数字化平台普及,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推动形成“政府+推荐官+人力资源机构+企业”四方联动的就业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州建立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52家、零工市场(驿站)114个,培育发展就业创业推荐官40余人。
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